搜尋此網誌

2015年10月5日 星期一

Section 13: Industrial Chem_Rate Law

A.  Relationship between Reaction rate & Concentration of reactant(s)
先研究速率及濃度之間的關係,參閱以下例子(簡化起見,此處不用實例):
Case 1:  A à B (30)
Conc. of A (M)
Initial Rate (M/s)
1
0.1
2
0.2
3
0.3
4
0.4
5
0.5
注意研究濃度的影響應使用Initial rate (初速,即是反應剛剛開始時的速率),因為我們只知反應開始時的濃度,當其隨時間下跌,就難以判斷它和速率的關係


大家應該不難發現(如真的沒有發現請自我檢討)初速和濃度之間成正比關係(Initial rate ∝conc. , 濃度增加兩倍,初速增加兩倍,如此類推)。參照下圖:

大家數學學過Variation就可以根據以上關係寫條式:
Rate = k[A] , [A]即是A的濃度

接著就可以透過將其中一組速率及[A]代入數式或在圖表找尋斜率計出k的數值
Rate = 0.1[A]


以上例子非常配合大家對初速與濃度之間關係的期望,但事實上不是所有反應都一定出現這正比關係,仲可以有以下情況:
Case 2: C à D (30)
[C] (M)
Initial Rate (M/s) 
1
0.1
2
0.1
3
0.1
4
0.1
5
0.1

上述反應即使濃度如何增加初速依然是0.1M/s,就像小貓不論對著如何熱情的小狗都毫無反應、依然我行我素:

以算式找出兩者關係: Rate = 0.1 (或Rate = 0.1[C]0

Case 3: E à F (30)
[E] (M)
Initial Rate (M/s) 
1
0.1
2
0.4
3
0.9
4
1.6
5
2.5

是次速率以等何級數上升,初速遞增的速度比濃度快(類似graph of quadratic equation):



上圖表或難以解釋找出兩者關係,解決方法就是將x-axis 變成[E]的二次方:

[E] (M)
[E]2 (M2)
Initial Rate (M/s) 
1
1
0.1
2
4
0.4
3
9
0.9
4
16
1.6
5
25
2.5



根據此線性關係: Rate = 0.1[E]2
(當濃度增加2倍,初速增加4倍(22);濃度增加3倍,初速增加9倍(32)


B. Rate Equation
剛才用來表達速率和濃度之間關係的等式稱為速率方程式 (Rate Equation / Rate Law)。以Case 1為例:
à B (30℃)
Rate ∝ [A]

同學讀完數學的Variation就知,要將以上反應變成等式就要在右邊加上常數:



這就是Case 1 的反應方程式,k則為反應常數(Rate constant,就是之前在算式中出現的數字)。而反應物濃度的Indices則稱為Order of reaction (with respect to the reactant),此order可以簡單解釋該反應物濃度如何影響速率:

Indice of [A] = 1
à Order of reaction with respect to A = 1
à Rate ∝ [A]

綜合剛才三個可能出現的關係:
 

由此亦可以知道某反應物的Order並不能靠化學方程式的數值(即是stoichiometric coefficient)找出,只能靠實驗推斷。

當某反應涉及多於一個反應物時(如 X+ Y à Z),速率方程式則為:

Rate = k[X]x [Y]y
, where x and y are the orders of reaction with respect to X & Y respectively.
同一反應中不同反應物可以有不同order,同上面一樣須根據實驗結果分別計出x及y的數值。


C. Rate Constant
一開始就有講濃度只係影響反應的其中一個因素,如果改變其他因素,速率亦會受改變。

以Case 1為例:
Rate = 0.1[A] (30℃)  à  k = 0.1  s-1

假設反應的溫度上升到40℃,等式就變為:
Rate = 0.2[A] (40℃)  à  k = 0.2   s-1

k這個常數不單令rate equation成立,它亦反映影響反應速率的不同因素,包括溫度、固體表面面積及催化劑。當反應環境稍為不同,k隨之改變。須注意課程強調rate constant其中一個特色是受溫度影響(temperature-dependent),同學往後亦需知道k 和temp.之間的數理關係(Arrhenius Equation)。


既然一個反應可以有不同order, k的單位自然隨order而改變。不過要找出該單位其實唔難:


(以上步驟在考試不會計分,純粹為同學提供解決方法)

可能有人會懷疑點解個order只有0、1,2而唔可以係0.5、1.32,或係3、4甚至更大。其實反應中不同反應物之所以有不同order都是受該粒子的反應機制 (Reaction mechanism)所決定(雖然DSE唔考但個人認為知多少少可以更清楚呢幾課其實做緊乜,所以之後亦會簡單講解,睇得明固然好睇唔明亦無大礙)。

而Rate Equation的題目及答題技巧將於下回分解。

1 則留言: